王宗楣: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需要的事业

来源:台州广电新闻中心 《致青春·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全媒报告》2016-10-05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位84岁的老垦荒队员。1956年,他随大队伍一起,从温州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奔赴台州大陈。

垦荒任务开始后,当队员们忙碌于体力劳动时,他却一次又一次,与“跳动的思想”博弈着,思考如何才能让大家在大陈安下心来。1960年,垦荒队完成历史使命。在面临又一次思想挣扎时,带着心中的理想与责任,他决定,带头留在大陈,并最终成就了后人眼中熠熠生辉的垦荒精神。

不管哪个年代的青春 都有情怀

“我们那个年代,这个理想,就是说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需要的事业去。”

不管哪个年代的青春,都有一种情怀,叫“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在那个历经“浩劫”的大陈,面对超乎想象的艰苦条件,如何带领好这200多名,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城市青年志愿者,开荒建设新大陈?王宗楣说,他感觉到肩上的担子重如千斤。

“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很有意思,我们温州过来,第二天汇合一起,我们都有一个红花的,他们那个没准备好,没花,那怎么办,我们就排队排起来,给他们说好,立正,向右转,就对着他们了,把自己的花挂在他的身上,还记得吗……”
大陈垦荒的“第一锄”

谈笑间,记忆仿佛回到了60年前的那一天。

1956年2月2日,寒冷的冬风呼呼地吹在凤尾山顶。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全体队员在这里举行了一场永生难忘的宣誓仪式。也就是在这里,他们抡下了大陈垦荒的“第一锄”。

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长王宗楣:“那个,没有劳动过,大家是第一次,都是第一次,除了少数队员,绝大部分队员都第一次举着锄头,不举起来还是,不是很重,一举起来时,我们都是十几岁有些是,非常重的拿下去,才知道我们吃的饭就是这样来的。”

然而,最初的“新鲜感”很快消失了。这个布满地雷的荒岛,路不平,灯不明,让队员们看到了现实的艰巨,内心的动摇在上岛的第一年已初见端倪。怎么办?

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长王宗楣:“平时只好靠,一个是靠嘴巴,讲,要思想教育,提高觉悟,用光荣感,责任感,这是一,光嘴说不行,最重要的一条,就带个头,以身作则。”

在劳动下海、抗台抢险等工作中,王宗楣总是一马当先,以身作则。1960年,老伴胡逸萍跟随他的脚步,来到了大陈。

在队长的带头坚持下,第一批志愿垦荒队伍里,有118名队员最终决定留在了大陈岛。
老队长一生的牵挂

听老人们聊起那些往事,王宗楣的口中经常提起一个叫陈显坤的人。

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长王宗楣:“这个人很有意思的,思想单纯的,他也不吵不闹,他不会的,有些不安生的,他不会的,这个思想单纯的,很乐观的一个人,所以我为什么去看他,太可惜了,24岁,正青春的时候,他……”

1962年,24岁的垦荒队员陈显坤,因为见义勇为,光荣牺牲了。这位长眠大陈岛的英雄烈士,成为老队长一生的牵挂。每年上岛,王宗楣都会去看一看他。

王宗楣说,他这一生最佩服的,就是这些与他共同安心扎根大陈的队员们。虽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留下的缘由,但真正支撑他们走到今天的,是那个年代共同的情感与信念。

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长王宗楣:“虽然时代不同,都说要艰苦,但是过去我们接受比较自觉,不晓得怎么了,你不理解,不理解,我们确实,不是强迫的,比较自觉的。离开自己的家乡到那些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如果没有这个把自己的“私”抛弃掉了,把美好的城市生活放弃掉了,没有奉献,把自己青春奉献的精神,不可能到大陈岛来。“
重访照片里的往事与变迁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的记者跟随老人,一同登上了大陈岛。十年,又十年,每一个十年,老垦荒队员们都会再次聚首在大陈,回忆往事。

如今,六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大陈,已经从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岛,变成风景秀丽的宝岛,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带着青春的记忆,循着那一张张模糊的老照片,看着大陈如今的变迁,王宗楣的心中百感交集。

1960年,继续留守的王宗楣,调到大陈镇政府工作。这是他转换工作后的第一个办公场所。四年后,他和胡逸萍的女儿出生,并在这里开启了女儿的学生生涯。

光阴荏苒,曾经的小女孩,如今也已为人父母,过去的王队长,现已是白发苍苍。沙滩围堰,造起环岛公路,路边建起了一排排新房子。

因为行程紧迫,很多故事无法娓娓道来。老人家感慨地说,他在大陈这17年的日日夜夜,远不是一张照片,一篇文字,或一段影像所能承载的。

记者王琴:”1973年,又是一个寒风凛冽的二月,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王宗楣老人从这里乘船,只身离开了大陈,回望眼前这一片大海,17年的青春岁月最终定格成了我手上的这一张照片。我们的寻访故事也在这里正式收尾了。然而,老人与大陈的情缘并没有因此而结束。“